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有保险兜底,种田更有底气”,农险助农户及时减损

2022-06-23 10:30160

  在北京怀柔区怀北镇河防口村,近日一场冰雹突降,李大爷家果园里的梨树受损严重。“还好有农业保险兜底,咱农民种田更有底气了!”保险公司业务员第二天上门查勘,并立即启动理赔程序,得知赔付款很快就将到账,李大爷的担忧终于消散了。

  正值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京郊多地近日遭遇冰雹天气,农业保险公司赶赴受灾现场进行查勘,迅速启动理赔工作,为农民收益上了“保险”。在北京地区,保险业正充分发挥农险全流程信息化服务优势,为首都农林牧渔业提供全面风险保障,精准支持保障农民收入。

  雹灾理赔让农户更放心

  雨过天晴,早8时,来自中国人保的工作人员已经来到了村里。“看见他们来了,我这心里就踏实了。”顺义区龙湾屯镇七连庄村村民周阔龙说,农业本就是靠天吃饭的营生,受天气影响很大,上了农业保险就相当于有了“定心丸”。“肯定还是会有一定的损失,但在承受范围内。”他说。

  “当时我还在山头修树枝,短短几分钟冰雹就砸下来了!”聊起那天遇到的冰雹天气,李大爷心有余悸。当时他顾不上太多,抄起附近的一块钢板顶头上就往山下跑,眼前的一条泄洪沟冲坏了,一想起他精心养护的梨树也被砸了,内心倍感焦急。

  但他很快就想起了曾投保过农险。“之前我觉得保险没啥用,业务员给我讲了好几次我才知道这是政府支持的惠农产品。”当时他比较抗拒保险产品,觉得还得多跑腿儿去保险公司投保流程很麻烦。但北京地区保险业推出的线上服务让他足不出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完成了保费支付,成功投保140亩梨与梨树树体。

  冰雹天气后,李大爷迅速收到了业务员主动电话回访,帮助他线上报案。平安产险怀柔支公司查勘人员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进行灾情勘查及初步损失核定,估损金额在4万元,理赔款将直接打到李大爷的账户上。“每年的收成都是听天由命,没有保障,以后大灾有了保障,可算是放心了!”李大爷对农业险连连称赞:“我好几个朋友都没上农业险,这次损失可严重了,我得赶紧让他们投保!”

  在雷电风雹灾情发生后,在京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公司立即组织开展现场查勘,最大程度减少农民损失。截至6月15日,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报损11.7万亩,估损金额5059.2万元,涉及农户8384户。

  线上服务和风险防控成亮点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自2007年建立,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运行,截至2021年,参保农户达到205.2万户次,保险赔付57.3亿元,赔付率82.5%。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呼吁广大农户积极投保农业保险,买一份保险,多一份保障。

  在北京地区,各家农险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更便捷的线上服务,风险防控更加精准,做到“愿保尽保”“应赔尽赔”“快赔早赔”。北京银保监局督促辖内经营农险保险公司灵活运用科技手段,依托农险承保理赔全流程信息化试点,在线收集承保信息、远程验标、在线公示、远程查勘定损,引导农户使用农险线上化服务。

  记者了解到,人保财险使用农业保险服务平台“耘智保”采集地块信息和投保手续,可为农户提供7×24小时在线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服务;平安产险投保农户可在线完成投保单确认、缴费、接收保批单等手续,农户出险后可在线申请理赔,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到理赔进展;安华农险简化承保验标流程,由被保险人通过微信视频、手机拍照进行自助投保、自助验标、线上签字确认的方式,以及村委会协助收取保费并网银统一转存公司账户,村委会负责相关资料现场公示等方式,便利农户及时完成投保。

  冰雹灾害还没来到,很多承保农户却提前收到了农险服务人员发来的预警微信或短信,提醒农户做好防灾防损措施。各保险公司与气象部门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提前发送灾害天气预警短信,并提供线上防灾减损咨询。

  农险有望成第二大非车险险种

  农险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自2007年中央财政农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我国农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日发布的《科技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2021年,我国农险保费规模为965.18亿元,同比增长18.4%,连续两年保持全球农险保费收入第一大国的地位。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需求升级共同推动下,我国农险将持续扩面、增品、提标,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白皮书》称,以国际经验法测算,农险保费规模于2025年将超过1600亿元,2035年达到6000亿元至10000亿元。同时,随着农险在产险业务中占比逐步提高,2025年将成为财产险公司第二大非车险险种。

  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农业险公司各显神通,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始不断应用到农险业务流程和场景中,各类“硬科技”助力保险公司提高理赔效率。据了解,例如平安产险探索建立以“移动终端+卫星遥感+鸟瞰无人机+线下验证”四位一体的查勘定损模式,实现了“按图承保”和“按图理赔”。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农业险还面临业务成本高、作业效率低、信息不对称等挑战,亟须通过科技与保险深度融合,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白皮书》称,传统的农险承保、核保及定损等工作大多是通过人工实地采样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巨大且繁琐,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理赔周期过长等问题严重制约农险服务发展水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风起时蜜柚香 广东梅州蜜柚迎来采摘季,展开一幅丰收图景
  白露时节,摘柚正忙。  凌晨的果园还浸在微凉的湿气里,广东省梅县区松口镇的柚农们已踏着露水进入,只为赶在太阳升起前,摘下第一拨蜜柚。  柚园里,映入眼帘的是那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圆润饱满,色泽金黄,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微风拂过,柚子香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丰收乐章。 

0评论2025-09-1720

湖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3286个
  湖北农村农业含绿量和含金量成色更足了。发布会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蔡党明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品一标农产品,即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农产品消费市场上,它们是妥妥的

0评论2025-09-1732

AI养鱼、数字养牛、葡萄避雨栽培…… 柳江农业搭上人工智能快车
  从今年3月5日我们首次与柳江区正式洽谈,到6月10日公司正式投入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仅用了短短3个月。9月4日,广西华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叶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称赞柳江区高效的办事效率。  去年,周叶环原本计划前往南宁、崇左考察投资环境,但在途经柳州时,了解到当地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扶持政策,便

0评论2025-09-1735

甘肃省首个国家审定春小麦品种亩产创新高 “陇春44号”亩产达783.7公斤
  9月11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近日在新疆巴里坤县创下高产纪录,百亩攻关田实测亩产达783.7公斤。  9月6日,由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组织的强筋高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测产活动,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境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举行。经新疆农科院、甘

0评论2025-09-1719

西南地区规模第一 铜梁乌鱼养殖产业是如何“炼”成的
  初秋清晨,铜梁区少云镇高碑村千亩鱼塘泛起粼粼波光。鱼塘一侧的高碑乌鱼集散中心门口,满载乌鱼的货车缓缓启动,驶向160公里外的四川泸州。  高碑村村民周良文既是集散中心负责人,也是铜梁区高碑乌鱼养殖股份合作社的64户养殖户之一。  淡季每天出货约1万斤,春节等节日期间出货量会大幅增加。合作社年产乌鱼2300

0评论2025-09-1726

全国每5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
  近日,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暨第十四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近年来,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全国每5个猕猴桃、全世界每9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202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30.2万亩,预计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  眉县地处秦岭北麓,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依

0评论2025-09-1735

吕梁成立首家农业科研机构科协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吕梁市农业领域科研院所成立的首家科协组织。  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的成立是吕梁市科协推进一县一会战略布局、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进展,也是吕梁市科协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成果的具体体现。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将充分

0评论2025-09-178

巫溪药香飘出深山 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方经济
  春风送暖,更捎来希望。巫溪尖山镇广袤的田野里,村民们正弯腰翻新着田地,这里又将迎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季节:种植中药材黄蜀葵。  田间地头,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这种被誉为药中黄金的草本植物,鲜花亩产可达3000斤,每亩能为农户增收3000元。与黄蜀葵种植基地遥相呼应的还有20000平方

0评论2025-04-0955

甘肃春耕图景里的现代农业变革
  无人驾驶覆膜机在旱塬上勾勒银色轨迹,智能温室里的樱桃草莓即将迎来丰收,粮油新品种在春风中舒展嫩芽3月26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天水市秦州区召开。  这场春日科技盛宴背后,是我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纲领,将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2025年,我省锚定粮播面积4000万亩以上,产量1260万吨

0评论2025-04-0948

我市“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林蛙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带动、推进创新驱动,让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我市地处长白山脉西南麓,森林覆盖率67.15%,有适宜林蛙养殖沟系663条,林蛙产业发展优势不可替代。在二道江区,很多农户也正是因为林蛙养殖走上了致富路,已经形成了林蛙养殖、孵化、销售为一体的种植养殖产业链条。  二道江

0评论2025-04-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