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舒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向美而行

2022-06-22 21:52130

  近年来,舒兰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全市中心工作来抓,持续推动农村卫生治理质量不断提升,让人居环境颜值在线,美丽舒兰气质如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如今,村庄秀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画面正在舒兰市徐徐展开。

  法特镇:花卉种植“种”出美丽乡村

  盛夏时节,走进法特镇头台村,村路两边开满了鲜花,一幅幅富有乡村气息的文化墙画栩栩如生,头台村的村民正在忙着清理路边的杂草。

  法特镇组织包村干部与村社干部形成工作小组,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到“治理一处保持一处、巩固一处提升一处”。头台村还在道路两旁种植花卉和绿篱,既提升了绿化面积,又美化了村容村貌。

  此外,法特镇还修建了党建广场,这个地方原来是堆满垃圾的臭水沟,头台村集中清理了垃圾,修建了党建广场。设置了凉亭假山、健身器材,在周围的花坛中种满了鲜花。如今,党建已经成为村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提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村民刘淑娟感慨万千。“以前这道都是臭水沟,你看现在这环境多好啊,都是花香,还修个大广场,没事都上这儿溜达”,刘淑娟说。

  近年来,法特镇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在做好自然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不断美化、绿化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花卉种植产业。今年,大棚花卉项目共种植了6万余株花卉,包括草花、万寿菊、牵牛花、串红等十余个品种。这些花卉除了美化头台村的环境,还销往周边各村。花卉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了本地村民的收入。花卉产业成为“美丽乡村”的点缀,也是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芬芳产业,也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一道靓丽风景线。

  白旗镇:小香瓜铺就乡村致富路

  走进白旗镇岗子村,浓郁的瓜香扑鼻而来,村民们正在香瓜大棚内采摘香瓜。

  “主要品种还是以八里香为主,八里香吃起来是甜脆,特别可口。附近的老百姓都特别的喜欢咱们家八里香瓜。”白旗镇岗子村党支部书记吴奇胜说。

  今年,白旗镇岗子村大胜家庭农场种植大棚香瓜15栋,纯收入预计50万元左右。该农场采取“村集体+党支部+脱贫户”的模式,预计给村集体创造纯收入3万元左右。脱贫户陈河夫妻俩常年在大胜农场打工,俩人打工收入每年5万多元。包括他俩在内,在大胜农场打工的脱贫户有9户20多人,每人年打工平均收入1.3万元。

  近年来,白旗镇岗子村发挥独特自然优势和传统种植优势,大力发展大棚香瓜产业,产品备受市场青睐,使白旗香瓜成为周边地区知名品牌,小小香瓜既壮大了村集体收入,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铺就了岗子村的乡村致富路。

  平安镇:广场舞舞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每当夜幕降临,平安镇长林村的党恩广场就热闹起来,一群身穿靓丽服装的妇女,舞动着扇子,跟随音乐旋律,跳着时尚的舞步,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看,村民们跳的跳、看的看、学的学,广场舞成为长林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林村修建了党恩广场,在广场周边种满了鲜花、绿树,村党支部结合村里妇女的兴趣爱好,成立了多个广场舞队、秧歌队,丰富了村民的乡村文化生活。如今,村民们每天傍晚都在广场跳舞、扭秧歌,这已成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

  “我今年63岁,我天天来这跳舞,以前我们想跳舞想娱乐一下也没有广场,也跳不成啊,现在有这个平台,我们天天能来跳跳舞,欢乐一下,还锻炼锻炼身体。”平安镇长林村村民谷雨说。

  自从成立了众多广场舞队、秧歌队,村里说闲话、打麻将、喝大酒的人基本上不见了,邻里关系也和睦了,村里有个乡邻纷争或者不愉快,在这些姐妹的劝说下,很快就能化解。一股乡村文明之风不仅吹出了长林村村民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更是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进了每个人的心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风起时蜜柚香 广东梅州蜜柚迎来采摘季,展开一幅丰收图景
  白露时节,摘柚正忙。  凌晨的果园还浸在微凉的湿气里,广东省梅县区松口镇的柚农们已踏着露水进入,只为赶在太阳升起前,摘下第一拨蜜柚。  柚园里,映入眼帘的是那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圆润饱满,色泽金黄,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微风拂过,柚子香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丰收乐章。 

0评论2025-09-1720

湖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3286个
  湖北农村农业含绿量和含金量成色更足了。发布会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蔡党明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品一标农产品,即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农产品消费市场上,它们是妥妥的

0评论2025-09-1732

AI养鱼、数字养牛、葡萄避雨栽培…… 柳江农业搭上人工智能快车
  从今年3月5日我们首次与柳江区正式洽谈,到6月10日公司正式投入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仅用了短短3个月。9月4日,广西华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叶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称赞柳江区高效的办事效率。  去年,周叶环原本计划前往南宁、崇左考察投资环境,但在途经柳州时,了解到当地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扶持政策,便

0评论2025-09-1735

甘肃省首个国家审定春小麦品种亩产创新高 “陇春44号”亩产达783.7公斤
  9月11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近日在新疆巴里坤县创下高产纪录,百亩攻关田实测亩产达783.7公斤。  9月6日,由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组织的强筋高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测产活动,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境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举行。经新疆农科院、甘

0评论2025-09-1719

西南地区规模第一 铜梁乌鱼养殖产业是如何“炼”成的
  初秋清晨,铜梁区少云镇高碑村千亩鱼塘泛起粼粼波光。鱼塘一侧的高碑乌鱼集散中心门口,满载乌鱼的货车缓缓启动,驶向160公里外的四川泸州。  高碑村村民周良文既是集散中心负责人,也是铜梁区高碑乌鱼养殖股份合作社的64户养殖户之一。  淡季每天出货约1万斤,春节等节日期间出货量会大幅增加。合作社年产乌鱼2300

0评论2025-09-1726

全国每5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
  近日,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暨第十四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近年来,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全国每5个猕猴桃、全世界每9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202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30.2万亩,预计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  眉县地处秦岭北麓,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依

0评论2025-09-1735

吕梁成立首家农业科研机构科协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吕梁市农业领域科研院所成立的首家科协组织。  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的成立是吕梁市科协推进一县一会战略布局、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进展,也是吕梁市科协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成果的具体体现。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将充分

0评论2025-09-178

巫溪药香飘出深山 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方经济
  春风送暖,更捎来希望。巫溪尖山镇广袤的田野里,村民们正弯腰翻新着田地,这里又将迎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季节:种植中药材黄蜀葵。  田间地头,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这种被誉为药中黄金的草本植物,鲜花亩产可达3000斤,每亩能为农户增收3000元。与黄蜀葵种植基地遥相呼应的还有20000平方

0评论2025-04-0955

甘肃春耕图景里的现代农业变革
  无人驾驶覆膜机在旱塬上勾勒银色轨迹,智能温室里的樱桃草莓即将迎来丰收,粮油新品种在春风中舒展嫩芽3月26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天水市秦州区召开。  这场春日科技盛宴背后,是我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纲领,将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2025年,我省锚定粮播面积4000万亩以上,产量1260万吨

0评论2025-04-0948

我市“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林蛙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带动、推进创新驱动,让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我市地处长白山脉西南麓,森林覆盖率67.15%,有适宜林蛙养殖沟系663条,林蛙产业发展优势不可替代。在二道江区,很多农户也正是因为林蛙养殖走上了致富路,已经形成了林蛙养殖、孵化、销售为一体的种植养殖产业链条。  二道江

0评论2025-04-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