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将“油瓶子”牢牢稳在手里——秋收时节吉林省豆田采风记事

2024-10-30 17:02140
  秋风送爽,大豆摇铃。大豆收获时节,在吉林省中西部的农田里,一串串沉甸甸豆荚挂满了豆秆。豆荚腆着“肚皮”随风摇曳在秋色当中,奏响起丰收的乐曲。近年来,吉林省始终以大豆单产提升作为重要任务,着力提升大豆供给保障能力,努力将“油瓶子”牢牢稳在手里。
  “金豆摇铃”奏响丰收乐章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列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为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扩种大豆的部署要求,2024年,吉林省统筹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耕地轮作项目等资金政策,加大大豆生产支持力度。原则上,东部和西部地区大豆生产者补贴亩均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80元左右,中部地区高400元左右。
  前郭农垦的一片大豆田,迎来了丰收的季节。这里平整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际,偶尔秋风吹过,可以听见豆荚撞击豆秆发出“沙沙”的响声,奏响了丰收的序曲。一台台大豆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农民们抢抓有利天气,加快采收进度,确保大豆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在安图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也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永庆乡江湾村村民牛清华种植了60亩黄豆,他和帮忙的几个村民正忙着抢收。安图县是我国东北“产豆大县”,今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达20.6万亩,预计产量约3400万公斤,比去年总产量提高200余万公斤;每亩产量约165公斤,比去年亩产提高5公斤左右。该县各乡镇人工机械齐上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黄豆的生长情况确定最佳收获时机,确保颗粒归仓。
  科学种豆保护黑土地
  时值深秋,公主岭市的玉米、大豆长势喜人。通过“米豆轮作”的方式,使黑土地保持了持续生产能力,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增效的发展之路。
  “今年,大豆种植区采用‘米豆轮作’的方式种植了大豆,植保无人机均匀地向大豆喷施叶面肥。增施叶面肥可以有效促进大豆开花结荚。”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理事王英林说。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公主岭市通过开展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民采用耕地轮作,一年种地,一年养地,“米豆轮作”模式如今已在范家屯镇乾程农民合作社广泛推广应用。今年,合作社共种植大豆150公顷,占合作社流转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说:“通过3年时间,把所有的玉米地都轮作一遍大豆,对养地有好处。大豆根瘤菌固氮,减少土壤板结,我们采用现代高科技,包括飞机植保,大豆本身根瘤菌固氮就把土壤疏松了。”
  米豆间作实现“一地双收”
  在长岭县的田间地头,一排排随风摇曳的豆荚个个颗粒饱满。
  今年,吉林浩淞农业公司在长岭县成功托管7个乡镇的土地4.7万亩。“米豆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采用‘水肥一体’化,米豆间作4∶4模式,即4垄玉米4垄大豆,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110厘米,有利于玉米通风透光,行行是边垄,棵棵是‘地头’,玉米11万株、大豆22万株/公顷。米豆间作2∶4模式,即2垄玉米4垄大豆,玉米小行距40厘米,玉米15万株、大豆22万株/公顷。该种植模式更有利于玉米通风透光,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吉林省农科院三级研究员张伟告诉记者,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采用4∶4和2∶4种植模式,通过带状复合技术模式,对于稳定玉米产量、提升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扩大使用四行播种机、两行播种机、四行大豆机、两行玉米收割机,实现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全程农业机械化。这项技术的完善,促进了合作社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积极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风起时蜜柚香 广东梅州蜜柚迎来采摘季,展开一幅丰收图景
  白露时节,摘柚正忙。  凌晨的果园还浸在微凉的湿气里,广东省梅县区松口镇的柚农们已踏着露水进入,只为赶在太阳升起前,摘下第一拨蜜柚。  柚园里,映入眼帘的是那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圆润饱满,色泽金黄,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微风拂过,柚子香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丰收乐章。 

0评论2025-09-1720

湖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3286个
  湖北农村农业含绿量和含金量成色更足了。发布会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蔡党明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品一标农产品,即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农产品消费市场上,它们是妥妥的

0评论2025-09-1732

AI养鱼、数字养牛、葡萄避雨栽培…… 柳江农业搭上人工智能快车
  从今年3月5日我们首次与柳江区正式洽谈,到6月10日公司正式投入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仅用了短短3个月。9月4日,广西华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叶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称赞柳江区高效的办事效率。  去年,周叶环原本计划前往南宁、崇左考察投资环境,但在途经柳州时,了解到当地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扶持政策,便

0评论2025-09-1735

甘肃省首个国家审定春小麦品种亩产创新高 “陇春44号”亩产达783.7公斤
  9月11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近日在新疆巴里坤县创下高产纪录,百亩攻关田实测亩产达783.7公斤。  9月6日,由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组织的强筋高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测产活动,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境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举行。经新疆农科院、甘

0评论2025-09-1719

西南地区规模第一 铜梁乌鱼养殖产业是如何“炼”成的
  初秋清晨,铜梁区少云镇高碑村千亩鱼塘泛起粼粼波光。鱼塘一侧的高碑乌鱼集散中心门口,满载乌鱼的货车缓缓启动,驶向160公里外的四川泸州。  高碑村村民周良文既是集散中心负责人,也是铜梁区高碑乌鱼养殖股份合作社的64户养殖户之一。  淡季每天出货约1万斤,春节等节日期间出货量会大幅增加。合作社年产乌鱼2300

0评论2025-09-1726

全国每5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
  近日,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暨第十四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近年来,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全国每5个猕猴桃、全世界每9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202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30.2万亩,预计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  眉县地处秦岭北麓,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依

0评论2025-09-1735

吕梁成立首家农业科研机构科协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吕梁市农业领域科研院所成立的首家科协组织。  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的成立是吕梁市科协推进一县一会战略布局、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进展,也是吕梁市科协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成果的具体体现。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将充分

0评论2025-09-178

巫溪药香飘出深山 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方经济
  春风送暖,更捎来希望。巫溪尖山镇广袤的田野里,村民们正弯腰翻新着田地,这里又将迎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季节:种植中药材黄蜀葵。  田间地头,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这种被誉为药中黄金的草本植物,鲜花亩产可达3000斤,每亩能为农户增收3000元。与黄蜀葵种植基地遥相呼应的还有20000平方

0评论2025-04-0955

甘肃春耕图景里的现代农业变革
  无人驾驶覆膜机在旱塬上勾勒银色轨迹,智能温室里的樱桃草莓即将迎来丰收,粮油新品种在春风中舒展嫩芽3月26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天水市秦州区召开。  这场春日科技盛宴背后,是我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纲领,将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2025年,我省锚定粮播面积4000万亩以上,产量1260万吨

0评论2025-04-0948

我市“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林蛙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带动、推进创新驱动,让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我市地处长白山脉西南麓,森林覆盖率67.15%,有适宜林蛙养殖沟系663条,林蛙产业发展优势不可替代。在二道江区,很多农户也正是因为林蛙养殖走上了致富路,已经形成了林蛙养殖、孵化、销售为一体的种植养殖产业链条。  二道江

0评论2025-04-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