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6步鲜方正新米上市!方正县开启首镰金龙鱼新米鲜割

2024-09-23 17:38180

“割稻三万斤,栽松二千本。”金秋的方正县,稻浪滚滚,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9月21日,方正县人民政府、方正大米协会携手金龙鱼6步鲜方正大米开启首轮“鲜割”,将丰收的喜悦传递到每一位消费者手中。

1727077969779887.png

2024年金龙鱼6步鲜方正新米节盛大开启

稻谷香里说丰年,6步鲜方正长粒香新米开启鲜割

方正土壤肥沃,孕育出的长粒香米更是颗粒饱满,香味浓郁。秋天的稻田里,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割稻、脱粒、转运一气呵成,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稻香,金龙鱼6步鲜方正长粒香米开启了新一年的鲜割。

1727077262629978.jpg

方正政府与嘉宾们一起鲜割第一镰6步鲜稻谷,体会丰收的喜悦

在农业科技领域,益海嘉里金龙鱼打造采用的6步鲜技术以卓越的创新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实力一直备受各方瞩目,本次活动由哈尔滨企业群总经理助理赵智辉总、益海嘉里高尖端米曹卓越总、益海嘉里电商渠道刘莹总、益海嘉里现代渠道大米渠道营销组汪雰总、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东北大区王鑫奇总经理代表出席。方正县政府相关部门为6步鲜技术应用提供了大力的投入与支持,与方正大米协会一起携手金龙鱼举办6步鲜新米节。本次活动邀请了方正县人大常委会吴国清主任、方正大米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清泉主任、方正大米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徐国华副主任、方正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李东峰书记共同出席。

1727077273186522.jpg

张清泉主任接受采访,对金龙鱼6步鲜方正大米表达期许

开场仪式上,张清泉主任表示,作为粮油行业标杆性企业,金龙鱼凭借其深厚的科研实力与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建立了行业先进的稻谷6步鲜米精控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新鲜、健康、美味的产品。方正县作为6步鲜长粒香大米原产地,也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为金龙鱼等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空间。

随着启动仪式舞台环节的结束,曹卓越总携现场嘉宾纷纷走下舞台,参与到“鲜割”环节中,他们手拿镰刀割下金秋第一镰稻谷,体验秋收的辛劳与喜悦。

直播开镰,共话6步鲜“锁鲜”奥秘

电商直播是今年新米节上的重头戏,稻田边将直播间搬到了现场。张清泉主任面向直播镜头,向观众们分享方正县如何抢抓机遇、整合农产品资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故事,与观众们分享2024年第一把长粒香新米。谈到方正,从地理环境、产业特色、产地优势等方面为观众们详细介绍了雪乡长粒香方正大米如何通过金龙鱼采用的稻谷“6步鲜米精控技术”实现从大米到鲜米的跨越。

1727077288699114.jpg

I love 6步鲜,方正县稻浪滚滚

据悉,金龙鱼采用的稻谷“6步鲜米精控技术”,包含“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鲜食”6个环节,将“鲜”注入大米全产业链的每一环节,旨在保留新米的新鲜度、食味值与营养价值,让消费者吃到更美味、更新鲜的大米。

采用的稻谷6步鲜米精控技术生产的鲜米,需要在稻谷9成熟,食味俱佳时期“鲜割”,保证发芽率超过90%,新鲜度≥85分,同时食味值达到85分以上,充分保留大米的新鲜美味。消费者购买6步鲜大米后,遵循“鲜食”指导,科学蒸煮释放大米新鲜活力,就能得到一碗香气四溢的新鲜大米。更值得一提的是,金龙鱼通过6步鲜技术精准把控生产各个环节,也减少了粮食在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浪费,提高大米出品率,增加有效粮食供给,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以创新科技赋能,以节粮减损为出发点,采用国内首创的稻谷6步鲜米精控技术,从“鲜割”到“鲜食”,全程呵护大米的新鲜和营养。以北方一作区水稻产量估算,若普遍采用鲜割模式,能够减少约235万吨损失,相当于吉林省水稻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1727077308637884.jpg

现场鲜碾体验,6步鲜大米带回家

全程科学种植,打造“鲜米”专家

为了让6步鲜技术应用得更加精准,金龙鱼在2019年起与中化现代农业开启合作,中化现代农业利用MAP beSide全程品控服务体系,通过应用数字化农业技术和智能化农业设备为6步鲜大米在原粮种植端保驾护航,为益海嘉里金龙鱼旗下产品进行订单种植和信任背书,真正做到一路领“鲜”。

高品质大米从生长到成熟,除了适宜的环境和优良的米种,先进的培育技术与科学的种植管理体系也至关重要。金龙鱼与中化现代农业合作,通过现代化的智农设备,配合大数据模型及算法,为稻田提供种植适宜度评估、种植环境安全性评价、品质预测及更高品质收获期建议等,保证原粮品质。

1727077317903137.jpg

金龙鱼6步鲜方正新米:雪乡长粒香

金龙鱼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和严格的品质把控,为消费者带来了口感上乘、品质优良的大米,在行业中遥遥领“鲜”。2022年,金龙鱼采用的稻谷“6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荣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成为行业深入研发与创新探索的一大成就。在2021年获中国粮油学会评价为国内外首创,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斩获2021年鲜米科技“产品创新奖”、2021年中国粮油学会金谷奖产品质量奖以及2021年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

一碗“鲜”米的背后是强大研发实力,肩负着对国人餐桌的责任感,让金龙鱼6步鲜大米在追求高品质的路上一往无前。新米节现场,嘉宾们不仅体验“鲜割”带来的乐趣,还品味了鲜割稻米制作的佳肴,现场感受6步鲜带来的稻米之香。作为“鲜米专家”,益海嘉里金龙鱼始终坚持可持续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推动农民增收和品牌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新鲜品质大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风起时蜜柚香 广东梅州蜜柚迎来采摘季,展开一幅丰收图景
  白露时节,摘柚正忙。  凌晨的果园还浸在微凉的湿气里,广东省梅县区松口镇的柚农们已踏着露水进入,只为赶在太阳升起前,摘下第一拨蜜柚。  柚园里,映入眼帘的是那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圆润饱满,色泽金黄,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微风拂过,柚子香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丰收乐章。 

0评论2025-09-1720

湖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3286个
  湖北农村农业含绿量和含金量成色更足了。发布会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蔡党明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品一标农产品,即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农产品消费市场上,它们是妥妥的

0评论2025-09-1732

AI养鱼、数字养牛、葡萄避雨栽培…… 柳江农业搭上人工智能快车
  从今年3月5日我们首次与柳江区正式洽谈,到6月10日公司正式投入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仅用了短短3个月。9月4日,广西华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叶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称赞柳江区高效的办事效率。  去年,周叶环原本计划前往南宁、崇左考察投资环境,但在途经柳州时,了解到当地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扶持政策,便

0评论2025-09-1735

甘肃省首个国家审定春小麦品种亩产创新高 “陇春44号”亩产达783.7公斤
  9月11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近日在新疆巴里坤县创下高产纪录,百亩攻关田实测亩产达783.7公斤。  9月6日,由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组织的强筋高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测产活动,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境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举行。经新疆农科院、甘

0评论2025-09-1719

西南地区规模第一 铜梁乌鱼养殖产业是如何“炼”成的
  初秋清晨,铜梁区少云镇高碑村千亩鱼塘泛起粼粼波光。鱼塘一侧的高碑乌鱼集散中心门口,满载乌鱼的货车缓缓启动,驶向160公里外的四川泸州。  高碑村村民周良文既是集散中心负责人,也是铜梁区高碑乌鱼养殖股份合作社的64户养殖户之一。  淡季每天出货约1万斤,春节等节日期间出货量会大幅增加。合作社年产乌鱼2300

0评论2025-09-1726

全国每5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
  近日,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暨第十四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近年来,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全国每5个猕猴桃、全世界每9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202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30.2万亩,预计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  眉县地处秦岭北麓,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依

0评论2025-09-1735

吕梁成立首家农业科研机构科协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吕梁市农业领域科研院所成立的首家科协组织。  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的成立是吕梁市科协推进一县一会战略布局、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进展,也是吕梁市科协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成果的具体体现。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将充分

0评论2025-09-178

巫溪药香飘出深山 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方经济
  春风送暖,更捎来希望。巫溪尖山镇广袤的田野里,村民们正弯腰翻新着田地,这里又将迎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季节:种植中药材黄蜀葵。  田间地头,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这种被誉为药中黄金的草本植物,鲜花亩产可达3000斤,每亩能为农户增收3000元。与黄蜀葵种植基地遥相呼应的还有20000平方

0评论2025-04-0955

甘肃春耕图景里的现代农业变革
  无人驾驶覆膜机在旱塬上勾勒银色轨迹,智能温室里的樱桃草莓即将迎来丰收,粮油新品种在春风中舒展嫩芽3月26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天水市秦州区召开。  这场春日科技盛宴背后,是我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纲领,将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2025年,我省锚定粮播面积4000万亩以上,产量1260万吨

0评论2025-04-0948

我市“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林蛙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带动、推进创新驱动,让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我市地处长白山脉西南麓,森林覆盖率67.15%,有适宜林蛙养殖沟系663条,林蛙产业发展优势不可替代。在二道江区,很多农户也正是因为林蛙养殖走上了致富路,已经形成了林蛙养殖、孵化、销售为一体的种植养殖产业链条。  二道江

0评论2025-04-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