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央一号文件”落地龙江系列报道之一 万象“耕”新在龙江

2023-02-16 11:1316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春风吹到龙江,白雪覆盖下的黑土地尚在“休眠”,但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已经开始了一年的“重头戏”——备春耕。托管土地、选购籽肥、检修农机……播撒希望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14日,记者驱车两个半小时,在冰雪路面的乡道上一路“滑”到了巴彦县山后乡刘辉合作社。合作社内好不热闹,从周边村屯赶来的农民都拿着“红本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来这里办理土地托管或流转手续。 
 
  山后乡胜北村刘喜屯单文霞今年将家里50多亩土地进行流转,说到原因,她表示最主要的是放心:“合作社管理特别好,土地‘归拢’特别‘板正’,而且经营得非常好,交给他们我放心。” 
 
  该合作社负责人刘辉介绍,今年他们准备流转土地接近5万亩,余下的10万亩都是全程农业生产托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 
 
  刘辉说:“我们今年还会继续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大豆扩种。去年合作社拿出200多亩地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分别与大豆和玉米对比,亩效益要高出200元。我们采用6垄大豆,2垄玉米方式进行套种,受边行效应影响,密度增加,所以玉米亩产特别高,虽然大豆产量略低,但总体收益非常好。今年我们将实验面积增加到500亩。” 
 
  他表示,目前最大的难点是在除草剂使用上,如果克服这一难点,大豆产量还会得到大幅提升。品种、结构等也都会在实验中不断进行调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 
 
  在巴彦县红光乡丰裕村田间,一台钩机正在对堆沤的有机肥进行搅拌,该村党总支书记于云波说:“等雪化了我们就将这些有机肥抛撒到田间。” 
 
  说到“藏粮于地”,于云波便滔滔不绝:“保护黑土地就是我们的增产诀窍,对黑土地保护我们从2018年就开始了,主要采取秋翻秸秆全部还田,和有机肥抛撒方式培肥地力。” 
 
  每年收获后,村民依托村里的巴彦县丰裕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秋整地,并将秸秆全部翻埋到地里,再利用收集的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发酵。经过一年发酵后,再将这些有机肥抛撒进地里。 
 
  他说:“经过5年不懈努力,土壤有机质明显增加,抗旱抗涝,保墒效果明显。我们粗略和其他村屯的产量进行过对比,发现我们亩产比他们要多100斤。” 
 
  为了不误农时,2022年12月,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省供销社等单位提前研究会商2023年备春耕生产形势,并于今年1月初组织召开全省农资保供视频调度会议,及时传达部署国家粮食和大豆生产要求。 
 
  省农业农村厅还向广大农资经营者和农户下发了《致全省肥料生产经营企业和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致农机合作组织及农机驾驶员操作人员的一封信》等,印发了《黑龙江省2023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农作物栽培技术模式汇编》,在全省推广72项绿色高质高效增产技术模式,科学指导全省备耕生产有序推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风起时蜜柚香 广东梅州蜜柚迎来采摘季,展开一幅丰收图景
  白露时节,摘柚正忙。  凌晨的果园还浸在微凉的湿气里,广东省梅县区松口镇的柚农们已踏着露水进入,只为赶在太阳升起前,摘下第一拨蜜柚。  柚园里,映入眼帘的是那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圆润饱满,色泽金黄,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微风拂过,柚子香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丰收乐章。 

0评论2025-09-1723

湖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3286个
  湖北农村农业含绿量和含金量成色更足了。发布会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蔡党明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品一标农产品,即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农产品消费市场上,它们是妥妥的

0评论2025-09-1736

AI养鱼、数字养牛、葡萄避雨栽培…… 柳江农业搭上人工智能快车
  从今年3月5日我们首次与柳江区正式洽谈,到6月10日公司正式投入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仅用了短短3个月。9月4日,广西华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叶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称赞柳江区高效的办事效率。  去年,周叶环原本计划前往南宁、崇左考察投资环境,但在途经柳州时,了解到当地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扶持政策,便

0评论2025-09-1739

甘肃省首个国家审定春小麦品种亩产创新高 “陇春44号”亩产达783.7公斤
  9月11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近日在新疆巴里坤县创下高产纪录,百亩攻关田实测亩产达783.7公斤。  9月6日,由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组织的强筋高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测产活动,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境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举行。经新疆农科院、甘

0评论2025-09-1722

西南地区规模第一 铜梁乌鱼养殖产业是如何“炼”成的
  初秋清晨,铜梁区少云镇高碑村千亩鱼塘泛起粼粼波光。鱼塘一侧的高碑乌鱼集散中心门口,满载乌鱼的货车缓缓启动,驶向160公里外的四川泸州。  高碑村村民周良文既是集散中心负责人,也是铜梁区高碑乌鱼养殖股份合作社的64户养殖户之一。  淡季每天出货约1万斤,春节等节日期间出货量会大幅增加。合作社年产乌鱼2300

0评论2025-09-1730

全国每5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
  近日,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暨第十四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近年来,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全国每5个猕猴桃、全世界每9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202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30.2万亩,预计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  眉县地处秦岭北麓,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依

0评论2025-09-1736

吕梁成立首家农业科研机构科协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吕梁市农业领域科研院所成立的首家科协组织。  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的成立是吕梁市科协推进一县一会战略布局、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进展,也是吕梁市科协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成果的具体体现。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将充分

0评论2025-09-179

巫溪药香飘出深山 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方经济
  春风送暖,更捎来希望。巫溪尖山镇广袤的田野里,村民们正弯腰翻新着田地,这里又将迎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季节:种植中药材黄蜀葵。  田间地头,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这种被誉为药中黄金的草本植物,鲜花亩产可达3000斤,每亩能为农户增收3000元。与黄蜀葵种植基地遥相呼应的还有20000平方

0评论2025-04-0955

甘肃春耕图景里的现代农业变革
  无人驾驶覆膜机在旱塬上勾勒银色轨迹,智能温室里的樱桃草莓即将迎来丰收,粮油新品种在春风中舒展嫩芽3月26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天水市秦州区召开。  这场春日科技盛宴背后,是我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纲领,将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2025年,我省锚定粮播面积4000万亩以上,产量1260万吨

0评论2025-04-0949

我市“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林蛙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带动、推进创新驱动,让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我市地处长白山脉西南麓,森林覆盖率67.15%,有适宜林蛙养殖沟系663条,林蛙产业发展优势不可替代。在二道江区,很多农户也正是因为林蛙养殖走上了致富路,已经形成了林蛙养殖、孵化、销售为一体的种植养殖产业链条。  二道江

0评论2025-04-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