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开州围绕土地做文章 乡村振兴路子宽

2023-02-16 11:13200
  “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大力发展‘柑橘+青豆’这一特色产业,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近日,开州区临江镇龙桥村党支部书记傅连俊在向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表示,经过多年的探索,该村找到了带领群众致富的“金钥匙”,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广。 
 
  龙桥村属丘陵地形,全村土地4000多亩,但坡陡瘠薄、田块分散,农作物产量上不去,村民增收乏力,多数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挣钱。 
 
  如何克服土地“先天不足”,让村民找到增收致富门路?这些年来,龙桥村村支“两委”开动脑筋,试图通过组织村干部、部分村民外出学习取经、招商引资等举措,把村里的主导产业发展起来,但收效甚微。 
 
  “有外地客户想前来发展柑橘、花椒、脆李等产业,可看到杂草丛生、乱石遍地的土地后,都打了‘退堂鼓’。”傅连俊说,土地贫瘠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破局发生在2021年,龙桥村通过土地流转方式,集中村里最平坦、最肥沃的土地,栽种了800亩沃柑、2000多亩青豆。村民以每亩350元的价格收取流转费,还可以就近到果园务工挣钱。 
 
  叶胜友是龙桥村7组村民,年近六旬的他“洗脚上田”,土地流转费每年1700多元,并在附近工地从事泥水工,每天收入200元左右。“以前在土地上忙活一年也挣不到几个钱,现在除去开销还剩四五千元。” 
 
  看着土地流转后生了金,有的村民坐不住了,直接找到了村干部:“不能让少数人‘吃独食’,要富大家一起富。” 
 
  “大家放心,带着全村人共同致富是我们的目标。”傅连俊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让村支“两委”一班人坚定了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他们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时,开州区正在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机械化”改造,这让傅连俊眼前一亮:何不争取这一项目,让劣质地变成良田沃土? 
 
  说干就干,去年10月底,龙桥村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680多亩。施工过程中,村支“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部分党员组成“服务专班”,主动解决施工中面临的难题,按下了土地改造的“快进键”。与此同时,村里引进农业企业,成立了漆梁山柑橘专业合作社、新龙桥柑橘专业合作社,提早谋划产业发展布局和土地流转工作。 
 
  截至目前,龙桥村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00亩,并从新华水库铺设引水管道4000多米,余下的80多亩将于今年3月底全面完工。 
 
  “整治后的土地,流转费比原来高出近1倍。”龙桥村2组村民吴显玉无比惊喜,原来的流转费每亩只有350元,现在升到了650元,这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村集体经济有搞头,村民日子有盼头。龙桥村村委会与农业企业达成协议,企业将年纯利润的4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修建公益设施和改善村容村貌。 
 
  “我们计划将全村柑橘种植面积扩大至2000亩,实现年收入10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800元以上。”谈及未来发展,傅连俊信心满满,他表示,将带领群众实干苦干加油干,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风起时蜜柚香 广东梅州蜜柚迎来采摘季,展开一幅丰收图景
  白露时节,摘柚正忙。  凌晨的果园还浸在微凉的湿气里,广东省梅县区松口镇的柚农们已踏着露水进入,只为赶在太阳升起前,摘下第一拨蜜柚。  柚园里,映入眼帘的是那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圆润饱满,色泽金黄,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微风拂过,柚子香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丰收乐章。 

0评论2025-09-1723

湖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3286个
  湖北农村农业含绿量和含金量成色更足了。发布会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蔡党明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品一标农产品,即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农产品消费市场上,它们是妥妥的

0评论2025-09-1736

AI养鱼、数字养牛、葡萄避雨栽培…… 柳江农业搭上人工智能快车
  从今年3月5日我们首次与柳江区正式洽谈,到6月10日公司正式投入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仅用了短短3个月。9月4日,广西华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叶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称赞柳江区高效的办事效率。  去年,周叶环原本计划前往南宁、崇左考察投资环境,但在途经柳州时,了解到当地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扶持政策,便

0评论2025-09-1739

甘肃省首个国家审定春小麦品种亩产创新高 “陇春44号”亩产达783.7公斤
  9月11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近日在新疆巴里坤县创下高产纪录,百亩攻关田实测亩产达783.7公斤。  9月6日,由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组织的强筋高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测产活动,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境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举行。经新疆农科院、甘

0评论2025-09-1722

西南地区规模第一 铜梁乌鱼养殖产业是如何“炼”成的
  初秋清晨,铜梁区少云镇高碑村千亩鱼塘泛起粼粼波光。鱼塘一侧的高碑乌鱼集散中心门口,满载乌鱼的货车缓缓启动,驶向160公里外的四川泸州。  高碑村村民周良文既是集散中心负责人,也是铜梁区高碑乌鱼养殖股份合作社的64户养殖户之一。  淡季每天出货约1万斤,春节等节日期间出货量会大幅增加。合作社年产乌鱼2300

0评论2025-09-1730

全国每5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
  近日,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暨第十四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近年来,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全国每5个猕猴桃、全世界每9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眉县。202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30.2万亩,预计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  眉县地处秦岭北麓,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依

0评论2025-09-1736

吕梁成立首家农业科研机构科协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吕梁市农业领域科研院所成立的首家科协组织。  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的成立是吕梁市科协推进一县一会战略布局、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进展,也是吕梁市科协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成果的具体体现。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协将充分

0评论2025-09-179

巫溪药香飘出深山 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方经济
  春风送暖,更捎来希望。巫溪尖山镇广袤的田野里,村民们正弯腰翻新着田地,这里又将迎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季节:种植中药材黄蜀葵。  田间地头,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这种被誉为药中黄金的草本植物,鲜花亩产可达3000斤,每亩能为农户增收3000元。与黄蜀葵种植基地遥相呼应的还有20000平方

0评论2025-04-0955

甘肃春耕图景里的现代农业变革
  无人驾驶覆膜机在旱塬上勾勒银色轨迹,智能温室里的樱桃草莓即将迎来丰收,粮油新品种在春风中舒展嫩芽3月26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天水市秦州区召开。  这场春日科技盛宴背后,是我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纲领,将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2025年,我省锚定粮播面积4000万亩以上,产量1260万吨

0评论2025-04-0949

我市“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林蛙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带动、推进创新驱动,让小林蛙开拓致富大产业。我市地处长白山脉西南麓,森林覆盖率67.15%,有适宜林蛙养殖沟系663条,林蛙产业发展优势不可替代。在二道江区,很多农户也正是因为林蛙养殖走上了致富路,已经形成了林蛙养殖、孵化、销售为一体的种植养殖产业链条。  二道江

0评论2025-04-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