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台等发现部分电离太阳低层大气存在等离子团不稳定性磁重联

科技
2024-05-28
分享

来源: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CME理论研究团组及合作者,运用多波段高分辨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等离子体团不稳定性磁重联存在于太阳低层大气部分电离环境下提供了清晰而全面的证据。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Plasmoid–mediated Magnetic Reconnection during a Small–scale Flare in the Partially Ionized Low Solar Atmosphere为题,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等离子体实验室、地磁层已探测到等离子体团不稳定性磁重联,同时,大量的高分辨率观测数据发现了大尺度太阳活动如CME-耀斑电流片存在远离和朝向太阳表面运动的等离子体团结构。尽管部分电离磁重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团不稳定性存在于太阳低层大气的低温磁重联过程,但因观测手段的限制,缺少证明部分电离环境下的重联过程存在等离子体团不稳定性的观测证据。

该研究利用美国大熊湖天文台的高分辨率Hα波段的观测资料,结合美国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观测数据、磁场外推以及高精度的二维数值模拟,对一个横跨太阳低层大气和低日冕区域的小尺度磁重联事件进行追踪和诊断。在一个长约2Mm的小尺度电流片中,科研人员在Hα线翼的成像观测中发现了尺度约为150km的等离子体团状结构,其向下运动,最大速度为24 km s-1,进而与重联后环区域作用速度减小,导致该区在多个波段增亮形成耀斑。同时,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物理场景。

上述成果推进了部分电离环境下磁重联机制的研究工作,并为等离子体团不稳定性普遍存在于太阳爆发活动以及从低色球到日冕中不同尺度的太阳耀斑统一模型填补了关键一环。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基础与交叉前沿科研先导专项、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人才项目、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以及云南省太阳物理科学家工作室和云南省太阳物理和空间科学重点实验室等的支持。数值计算在云南天文台计算太阳物理实验室完成。

三个不同时刻的重联区域的观测结果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科技强国-强国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上海的春天还未细品,夏天的触角却已悄然探来。每每出门都要踌躇于外套的取舍,早晚微凉,午时的太阳晒在身上,又觉炎热。随着立夏节气的临近,...
食品
近日,经典中式餐饮品牌吉祥馄饨正式发布二十六周年庆系列活动预告。企业通过多元化的互动形式和诚意满满的福利,回馈消费者二十六年来的支持与...
食品
生活就像一场寻宝游戏,今天,我找到了一颗闪闪发光的宝藏蛋,一颗能唤醒味蕾、惊艳舌尖的美味惊喜,它就是大象蛋品虎皮鸡蛋!口感绝绝子这款虎...
食品
摘要:人间清欢在小城,周末上抖音逛吃宝藏好店!历经繁华,总有一座小城能让人卸下所有疲惫,去乐享岁月静好,静看烟火升腾。而扎根在小城的店...
食品
在秦岭南麓的洋县,一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珍禽之乡的生态净土上,朱鹮掠过稻田,黑米在阳光下泛着紫红光泽。这里不仅孕育了国宝级生物...
食品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