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机所在多等离子体通道中实现可控Betatron辐射

科技
2025-05-21
分享

来源:上海光机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激光脉冲干涉的新型高亮度X射线源产生方案。该团队利用两束相对论强度飞秒激光在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中的干涉效应,成功诱导出多等离子体通道,显著提升了Betatron辐射的转换效率。相关成果以“Controlled Betatron radiation from high-charge electron beams in multiple plasma channels”为题,发表于Optics Express。

飞秒级高亮度X射线在生物成像、医学诊断、材料科学及核物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传统同步辐射光源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设施虽能产生高强度X射线,但面临建设成本高、设备庞大等挑战。近年来,基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新型辐射源因具备紧凑、高效、可调谐等优势,成为研究热点。其中,Betatron辐射因其高亮度、低激光能量需求等特点备受关注。然而,现在的Betatron辐射源仍然在电子能量、光子产额等方面亟待发展。

研究团队通过三维粒子模拟(3D-PIC)发现,当两束相对论强度飞秒激光以特定角度斜入射至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时,其横向干涉场会形成周期性驻波,进而产生空间分布均匀的多等离子体通道。相较于单激光束形成的单一通道,多通道结构显著增强了电子捕获效率与振荡幅度。模拟结果显示,两束56 J的飞秒激光在入射角为5°时,超过0.8μC的电子被加速至300 MeV,并产生峰值通量达5.8×108photons/0.1%BW的X射线谱。此方案生成的光子数较单激光方案提升近一倍,且辐射频谱特性可通过激光参数灵活调控。该成果首次揭示了双激光干涉诱导多等离子体通道的物理机制,为开发高效率、小型化X射线源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在生物显微成像、材料动态分析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

图1. 等离子体多通道Betatron振荡产生的示意图

图2.等离子体多通道Betatron振荡的时空演化图,(a)和(b)为92fs和184fs时的归一化激光振幅aL、(c)和(d)为92fs和184fs时的电子密度分布。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强国网-科技强国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华社哈尔滨9月6日电 题:白露:北疆沃野秋意浓新华社记者张玥7日将迎来秋季第三个节气白露。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当时间的脚步至此时节,...
文化
  新华社重庆9月7日电(记者吴燕霞)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思灵机器人展台前,参观者络绎不绝。一只机械手在体验者的腰部精准移动,通过传...
科技
这是9月6日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展览区展示的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新华社沈阳9月7日电题: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见闻:千行百业激...
科技
8月27日,在贵州省从江县加鸠镇摆道村拍摄的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当日,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月亮山腹地的加鸠镇出现云海奇...
旅游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缅怀抗战英烈、弘扬抗战精神,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展览9月1日...
文化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