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猫冬”变“忙冬”

农业
2023-12-09
分享

来源:新华社长春

  近期,东北黑土地迎来寒潮天气,气温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在越来越多乡村,农民们没有“猫冬”在家,而是在温暖的蔬菜大棚里摘菜、育苗,为当地蔬菜供应忙碌着。 
 
  走进吉林省德惠市大房身镇梨树村的礼德家庭农场,这栋400米长、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的蔬菜大棚温暖如春,4万余棵白菜满目翠绿。在大棚一旁的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将一片片白菜叶整齐叠放,打包装箱。这些蔬菜将供应给德惠、长春等城区各大超市及饭馆。 
 
  “这个季节用于制作饭包的白菜叶十分畅销,一片白菜叶就能卖几毛钱。”该农场负责人张礼德说,这几年本地产的冬季新鲜蔬菜十分畅销,这栋“超级大棚”年收入达10万元。 
 
  过去在东北,这个季节正是农民秋收后的农闲时期,一些乡村的蔬菜冷棚也因气温低而不再生产,冬季蔬菜供应主要依靠冬储菜和从其他省份采购。如今吉林省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为达到一定标准的蔬菜大棚给予补贴,并推广“村集体+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引导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建设大棚,集中打造“一村一品”,不仅帮助当地拎稳了“菜篮子”,也让农民鼓起了“钱袋子”。 
 
  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如今也成为东北重要的蔬菜供应地。在该县王家园子村,这里建有1400余栋蔬菜大棚。这几天,该村的蔬菜种植合作社正将购买的茄子、西红柿苗移栽到大棚里,赶在春节前后上市。“一年可接连种三茬菜,能做到全年不撂荒、四季有蔬菜。”村党支部书记王彦说,依靠棚菜经济,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据了解,吉林省蔬菜种植规模达300余万亩,产量超1300万吨,拥有30亩以上规模设施蔬菜园区60余个,冬季地产新鲜蔬菜自给率突破12%。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科技强国-强国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激光高精度抛光机理及工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
科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与海军军医大学高瑞教授团队合作,在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
科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激光脉冲干涉的新型高亮度X射线源产生方案。...
科技
近期,安光所谢品华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环境领域TOP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文章(以中国华北平原与...
科技
半导体材料因丰富可调的功能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但室温下通常表现为脆性,难以像金属一样进行简单高效的塑性加工,而是广泛依赖一系列高度精细制...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