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
2022-09-19
分享

来源: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辽宁省农业科技人员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9月12日,辽宁卫视《辽宁新闻》以《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为题,报道省农科院科技创新相关工作。
 
  前不久,省农科院水稻所的育种工厂通过近十年的培育,带有PI67抗稻瘟病基因和优质香味基因的水稻种质资源创制成功,为未来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培育奠定资源技术。省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郑文静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未来我们以这个资源为基本,可以育成兼顾优质和多抗的水稻材料,这样水稻品种推广以后,可以显著减少杀菌剂的使用,同时提高水稻的食味品质。
 
  牢记总书记嘱托,我省科研育种人员努力攻关。育种前沿技术,创造性的开展基因挖掘工作。省农科院组织科研人员对水稻、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展精准鉴定评价,挖掘出一批优异基因和优异资源。五年来,全省累计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300多个,培育并推广的辽单1331等一批高产、稳产、绿色的优良新品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国民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作为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我们要加强育种技术,加强种质资源创新、种业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取得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成果,为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辽宁应有的贡献。
 
  同时,我省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加快育种创新成果转化。省农科院果树所李杏团队经过两代人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从李杏资源的广泛收集,精准鉴定着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李杏田间基因库,并通过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成功选育出国字系列李杏新一代品种,成为我国果树品种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标杆。省农科院果树所所长刘威生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我们将在新品种优质和商品性好这两个性状的基础上,进一步选育适应高温多湿、干旱寒冷地区,适应不同生态地区的新品种,让我们的李杏新品种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上一些主要产区开花结果。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强国网-科技强国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光学分辨率光声显微镜(OR-PAM)凭借光/声共聚焦实现细胞级、无标记活体成像,但长期受制于光源昂贵、红光信号弱、声光耦合效率低三大问题,限制...
科技
钙钛矿量子点具有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光谱连续可调等多种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发展迅猛,器件外量子效率已提高至20%以上。然而,量子点在纯...
科技
研究人员运用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针孔成像原理,开发出一种无需透镜的高性能中红外成像系统。这种新型相机能够在大范围距离内和弱光条件下拍摄极其...
科技
2023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双层镍氧化物La3Ni2O7单晶中发现了超导转变起始温度Tc接近80K的高温超导特征,引起了全球科研团队的广泛关注。通过国内...
科技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学的不断进步,电子器件正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在纳米尺度下,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将变得不可忽略,这制约了传统块...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