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生态稻花鱼促农增收

农业
2022-09-14
分享

来源:德宏团结报

  稻花香里说丰年。金秋九月,芒市大湾村上芒排村民小组稻香鱼肥,到处可见卷起裤脚下田捉鱼的人,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
 
  上芒排村民小组共46户,有水田220亩,适宜稻渔综合种养170余亩,全部放养稻花鱼。“我家有10亩水田,放养了150多千克鱼苗,3个多月的时间,田里的鱼就肥了。”村民金岩所高兴地说。
 
  近年来,芒市农业农村部门依托资源优势,采用“鱼虾蟹+稻”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广稻田养鱼、虾、蟹2.6万余亩。指导农民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改良稻田土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民获得稻谷和“鱼、虾、蟹”双丰收。据芒市水产站站长介绍,芒市大部分稻田周边交通便利,水源无污染、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旱不干、涝不淹,土壤肥沃,很适宜发展稻田养鱼或虾蟹。
 
  自从开始养殖稻花鱼,金岩所就开起了农家乐,他说:“以前只有稻谷一种收入,现在有了水稻和鱼两种收入。”眼下,正是稻花鱼收获时节,每逢周末,上芒排村民小组的道路两旁都停满了车辆。像金岩所一样在家开起农家乐的村民有好几家,仅稻花鱼收获期间,户均可创收近2万余元。
 
  稻田养鱼不仅改变现有的水稻种植技术,还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提升和优化大米的质量,有效形成稻鱼共生、稻鱼轮作、农渔结合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提高农业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目标。据了解,芒市近年来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每年实现稻田养殖产量420余吨,实现产值1260余万元。
 
  下一步,芒市农业农村部门将积极探索稻田养鱼等观光农业新模式,通过产业融合、农旅发展、农事体验等方式,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强国网-科技强国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光学分辨率光声显微镜(OR-PAM)凭借光/声共聚焦实现细胞级、无标记活体成像,但长期受制于光源昂贵、红光信号弱、声光耦合效率低三大问题,限制...
科技
钙钛矿量子点具有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光谱连续可调等多种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发展迅猛,器件外量子效率已提高至20%以上。然而,量子点在纯...
科技
研究人员运用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针孔成像原理,开发出一种无需透镜的高性能中红外成像系统。这种新型相机能够在大范围距离内和弱光条件下拍摄极其...
科技
2023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双层镍氧化物La3Ni2O7单晶中发现了超导转变起始温度Tc接近80K的高温超导特征,引起了全球科研团队的广泛关注。通过国内...
科技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学的不断进步,电子器件正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在纳米尺度下,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将变得不可忽略,这制约了传统块...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