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让硫化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向产业化更近一步

科技
2022-07-11
分享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武建飞研究员带领的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硫化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和电池规模化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化学电化学》上。

  硫化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凭借高能量、快速充放电、低温性能好以及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开创性地解决了液态锂电池存在的能量密度低、易燃、易爆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一项颠覆性前沿科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具有众多优势,使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高能量密度和高倍率性能兼备。世界众多车企纷纷投入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的研发,并发布量产计划。

  硫化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核心材料是硫化物电解质,目前已报道的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越来越高,可与商品化锂离子电池所用有机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相媲美。

  多年来,该科研团队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利用高通量计算方法,开发出高电导率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其室温离子电导率均达到国际水平,且已建立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中试生产线,具备公斤级批量制备能力。

  在此基础上,针对硫化物电解质空气稳定性的研究,该科研团队近期又取得关键性进展,通过向电解质中进行软酸物质和硬碱物质的双掺杂,获得了兼具高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性和空气稳定性优异的硫化物电解质材料。

  据介绍,为了突破硫化物全固态软包锂电池工业化制备的技术瓶颈,科研团队自主创新了多项关键技术,如制备出厚度低于20微米的超薄电解质膜技术,开发高稳定性电极包覆技术,构建了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技术,以及匀浆、涂布、电极成型等技术,还成功开发出具有优异倍率和低温性能的软包电池,率先突破全固态软包锂电池循环寿命差的技术难点,成功开发出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软包锂电池,循环850次,容量保持率为94%。

  目前,该科研团队完成了实验室技术制造,已建立一条全固态软包电池实验室生产线,探索出硫化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模式,为推动高性能、低成本、大容量、高安全硫化物全固态软包电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记者王健高 实习记者宋迎迎 通讯员刘佳 王诚)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科技强国-强国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激光高精度抛光机理及工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
科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与海军军医大学高瑞教授团队合作,在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
科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激光脉冲干涉的新型高亮度X射线源产生方案。...
科技
近期,安光所谢品华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环境领域TOP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文章(以中国华北平原与...
科技
半导体材料因丰富可调的功能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但室温下通常表现为脆性,难以像金属一样进行简单高效的塑性加工,而是广泛依赖一系列高度精细制...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