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光子处理器:36微秒可完成超算需耗时9000年的任务

科技
2022-07-01
分享

来源:

       近日,科学家利用一台名为Borealis的光量子处理器,仅需36微秒即可完成超级计算机需耗时超过9000年才能完成的一项任务。

 

可编程光子单处理器

 

       前述系统相对过去的光子设备有所改进,可能代表了向实用量子计算机迈进的关键一步。

 

        量子计算设备的一个关键目标是超越经典计算系统,建立“量子优越性”,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实验报告了相关成果。例如,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研制的“九章”光学量子计算机原型,在求解“高斯玻色采样”(GBS)问题时,实现了“量子优越性”。这项在200秒内完成的实验,如果用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来模拟,需要6亿年才能完成。

 

       而展示量子系统对经典计算机优越性的方法之一,是比较二者从描述光子通过网络传播特点的未知概率分布中取样的速度,称为高斯玻色采样。人们可以计算出经典计算机执行该任务所需时间。光子数量有一个阈值,在此之上,经典计算机无法在合理时间内完成计算。

 

 

       以往报告实现高斯玻色采样的实验,最多使用113个光子,在固定镜子和透镜网络中传播。此次,加拿大光量子计算企业Xanadu研究人员Jonathan Lavoie及其同事,通过在一个可编程光子单处理器上开展实验,可检测多达219个光子(平均为125个)。

 

       研究人员提出,这是目前报告的“最具量子优越性”的光子实验。相对于其他光子实验,其性能改进体现在:简化了检测光子实验、引入可编程性和降低对“欺骗”(指量子结果可以被经典算法重复)的脆弱性。

 

 

       相比此前的原理验证实验,前述实验涉及的可编程光子处理器,更接近量子商用设备的可能形态。

 

       在《自然》同时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研究人员Daniel Jost Brod表示,“该实验旨在展示量子计算系统比经典计算机更具有优势。该创新方案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量子系统)调控和规模化潜力。”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科技强国-强国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激光高精度抛光机理及工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
科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与海军军医大学高瑞教授团队合作,在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
科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激光脉冲干涉的新型高亮度X射线源产生方案。...
科技
近期,安光所谢品华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环境领域TOP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文章(以中国华北平原与...
科技
半导体材料因丰富可调的功能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但室温下通常表现为脆性,难以像金属一样进行简单高效的塑性加工,而是广泛依赖一系列高度精细制...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