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粮食作物已收6067.52万亩,占比65.22%

农业
2024-10-30
分享

来源:彩练新闻

  农业是吉林省的最大优势,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专项”中提出,要完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机制。
  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今年,吉林省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发展方向,将粮食生产摆在突出位置,系统谋划,狠抓落实,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逐季节、逐环节稳步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碱地上迎丰收,稻谷飘香“米粮川”。金秋时节,碧空如洗,走进大安市联合乡万福村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亩盐碱地改良区域水稻收割现场,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台台收割机在田中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稻粒直接运送至水稻烘干塔进行烘干。
  “今年,种植有机水稻3000多亩,绿色水稻7000多亩。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的改进,产量更高了,绿色和有机水稻的平均产量在每公顷7000公斤左右。”公司经理王千士信心满满地说,10月末将全部收割完毕,明年计划再增加1000亩盐碱地种植面积。
  端牢“中国饭碗”,夯实大国粮仓。截至10月21日,全省粮食作物已收6067.52万亩,占比65.22%。综合各方面测产情况,今年丰收已成定局,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强国网-科技强国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光学分辨率光声显微镜(OR-PAM)凭借光/声共聚焦实现细胞级、无标记活体成像,但长期受制于光源昂贵、红光信号弱、声光耦合效率低三大问题,限制...
科技
钙钛矿量子点具有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光谱连续可调等多种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发展迅猛,器件外量子效率已提高至20%以上。然而,量子点在纯...
科技
研究人员运用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针孔成像原理,开发出一种无需透镜的高性能中红外成像系统。这种新型相机能够在大范围距离内和弱光条件下拍摄极其...
科技
2023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双层镍氧化物La3Ni2O7单晶中发现了超导转变起始温度Tc接近80K的高温超导特征,引起了全球科研团队的广泛关注。通过国内...
科技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学的不断进步,电子器件正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在纳米尺度下,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将变得不可忽略,这制约了传统块...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