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模切速度最高达200m/min 推高制造极限

科技
2023-12-09
分享

来源:

近年来,电池行业蓬勃发展,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快充需求迅速增长,为锂电设备提出更高要求。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总监苗健烨在第八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做了一场主题演讲,分享了海目星激光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成果。这场演讲突出了海目星激光模切和清洗技术的突破性优势,为锂电设备制造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在电池大规模生产需求推动下,海目星激光致力于将锂电设备迭代升级至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率和低成本方向。针对模切这一制造核心环节,苗健烨指出了海目星激光模切技术的优势:模切效率更高、毛刺控制更稳定、换型时间更短、设备兼容性更强、维护成本更低、使用寿命更长。

据介绍,海目星激光模切已实现超过150m/min的量产速度,满足了全球电池企业的布局需求,同时也已达到海外订单的交付标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模切速度高达150m - 200m/min,毛刺水准小于15μm,热影响更是控制在80μm以内。这一技术水平不仅显示出海目星激光的技术实力,更能为电池高质量极限制造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市场对3C数码电池快充、长寿命和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增长,电池企业对极片清洗环节的重视不断提升。海目星激光凭借对不同材料特性的基础研究,推出了高速激光清洗技术,解决了传统清洗存在的污染、损伤和低效问题。   

其独特的激光软件可高精准控制清洗槽位,确保清洗的一致性,适用于正负极极片涂层的清洗,幅宽范围达35mm至1300mm,同时支持定制化、多极耳清洗,且无破损、不起皱、无针孔透光。海目星激光清洗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圆柱电池(卷绕)、方形铝壳电池(叠片/卷绕)、3C软包(卷绕)产线,并且核心指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苗健烨表示,海目星激光不断聚焦设备的高效率、高稳定性、高品质、智能化、无人化和集约化趋势,通过数据互联等应用,构建数字智能工厂整体方案,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已具备规模化量产经验和成熟工艺,愿意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科技强国-强国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激光高精度抛光机理及工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
科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与海军军医大学高瑞教授团队合作,在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
科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激光脉冲干涉的新型高亮度X射线源产生方案。...
科技
近期,安光所谢品华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环境领域TOP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文章(以中国华北平原与...
科技
半导体材料因丰富可调的功能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但室温下通常表现为脆性,难以像金属一样进行简单高效的塑性加工,而是广泛依赖一系列高度精细制...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