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玉米制种迎丰收 产业振兴铺就“黄金路”

农业
2023-12-09
分享

来源:南宁日报

  时下,正是玉米颗粒归仓的好时节。连日来,广西马山县玉米制种基地陆续开机采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全县1.5万亩玉米制种迎来丰收季。
 
  记者走进古零镇乐平村水锦屯玉米制种基地,大型玉米收割机来回作业,一排排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收割机,摘穗、初步剥皮、秸秆粉碎一气呵成。
 
  该玉米制种基地由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广西马山县壮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体规划制种面积1500亩,分两期完成。基地采用“种源+技术+土地”合作模式,由一方公司提供玉米种源、制种技术和定价回收产出玉米种子,另一方公司则提供土地和管理,双方取长补短,共促发展。
 
  “基地总产值400多万元,发展前景很可观。”广西马山县壮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蓝鸾英说。
 
  目前,基地一期玉米制种已完成670亩,土地流转涉及农户497户。为确保制种玉米顺利采收,基地每天从古零镇各村屯招募约100人务工。“基地通过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入股分红等方式,每月为农户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基地负责人表示,基地将继续扩大制种规模,预计至2024年达1500亩,每亩年产值3200元以上。届时,将辐射周边乡镇农户参与制种逾5000亩,带动周边600多户18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
 
  马山县引进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与该县政府平台公司合资成立广西兆丰年种业有限公司,成为加快推进该县玉米制种产业的骨干力量。同时,县平台公司出资投资建设玉米制种配套烘干厂,完成“种业平台+种业基地+加工”全链条建设,具备服务1万亩玉米制种产量的配套烘干能力。
 
  此外,“科创中心+平台公司联合体”项目——马山县现代种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二期)正稳步推进中,计划建设5000亩玉米制种示范基地,以提高全县制种基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目前,马山县已成为广西制种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被认定为自治区杂交玉米制种大县。下一步,马山县将持续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联合开展种业科技研究、技术人才培养,与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合作并联合申报更多种子科研项目,鼓励龙头企业积极承担关键核心技术课题。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强国网-科技强国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光学分辨率光声显微镜(OR-PAM)凭借光/声共聚焦实现细胞级、无标记活体成像,但长期受制于光源昂贵、红光信号弱、声光耦合效率低三大问题,限制...
科技
钙钛矿量子点具有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光谱连续可调等多种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发展迅猛,器件外量子效率已提高至20%以上。然而,量子点在纯...
科技
研究人员运用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针孔成像原理,开发出一种无需透镜的高性能中红外成像系统。这种新型相机能够在大范围距离内和弱光条件下拍摄极其...
科技
2023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双层镍氧化物La3Ni2O7单晶中发现了超导转变起始温度Tc接近80K的高温超导特征,引起了全球科研团队的广泛关注。通过国内...
科技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学的不断进步,电子器件正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在纳米尺度下,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将变得不可忽略,这制约了传统块...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