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特”产业成为强农惠农富农“主引擎”

农业
2023-07-14
分享

来源:青海日报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海东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海东市锚定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目标,突出“高原、绿色、富硒、有机”品质优势,把“打造”作为出发点,把“输出”作为落脚点,重点围绕“提质、增量、补链、扩输”环节定向发力,向外讲好“青稞、拉面、青绣、富硒”故事,让“绿特”产业成强农惠农富农“主引擎”。  
 
  海东市积极构建川水特色产业、浅山旱作产业、脑山绿色产业三大特色产业带,做大做强杂交油菜、马铃薯、蔬菜、饲草料、青稞、肉牛肉羊、奶业、冷水鱼等十大特色产业,为扩大输出规模提供产品保障的同时,重点打造出万亩菜薹供港蔬菜、10万亩(6666.7公顷)杂交油菜马铃薯制种、10万头牦牛藏羊“西繁东育”等“三大基地”;“乐都紫皮大蒜”“互助八眉猪”“循化线辣椒”“黄河循鳟”发布为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黄河彩篮”发布为青海省和海东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全面改善产地环境,完成化肥农药“两减”任务,农用残膜回收率90%,农药兽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100%。同时,从提高输出农产品附加值入手,以“补链”丰富输出内涵,成功创建互助、乐都两个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并依托科研院所,先后在油菜籽、马铃薯、牛羊肉等多领域实现加工技术新突破,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8%,推动形成以油菜、马铃薯、果蔬、乳业蛋品、酿酒等为主的9类农产品加工业;通过“西部优选”等大型网络平台,以大数据配对、推荐、激活中西部农副产品供销两端,将牦牛肉、青稞、酸奶、鸡蛋、蔬菜等商品销售到江苏、上海、广东、北京等14个地区。  
 
  海东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灿烂的农耕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河湟谷地重要的农业主产区,鲜明的资源优势、区位便利优势、产业多样优势、产品比较优势,让海东成为青海“粮仓”和“菜篮子”工程主战场。近年来,海东市按照“保障省内,面向全国,拓展海外”思路,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全国各省份输出绿色粮油、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瓜果、中藏药材等多达百余种,特别是互助优质菜薹打开了香港市场、优质蚕豆远销日本、韩国和东欧部分国家,平安食用菌畅销东南亚等国家。目前,海东市被确定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辐射带动市。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强国网-科技强国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光学分辨率光声显微镜(OR-PAM)凭借光/声共聚焦实现细胞级、无标记活体成像,但长期受制于光源昂贵、红光信号弱、声光耦合效率低三大问题,限制...
科技
钙钛矿量子点具有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光谱连续可调等多种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发展迅猛,器件外量子效率已提高至20%以上。然而,量子点在纯...
科技
研究人员运用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针孔成像原理,开发出一种无需透镜的高性能中红外成像系统。这种新型相机能够在大范围距离内和弱光条件下拍摄极其...
科技
2023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双层镍氧化物La3Ni2O7单晶中发现了超导转变起始温度Tc接近80K的高温超导特征,引起了全球科研团队的广泛关注。通过国内...
科技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学的不断进步,电子器件正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在纳米尺度下,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将变得不可忽略,这制约了传统块...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