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为3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强筋健骨”

农业
2022-10-14
分享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

  10月10日,浙江省2023年第一批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改造提升项目清单出炉,支持萧山区南阳街道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等160个项目区内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设面积达20.16万亩。
 
  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获悉,浙江省近日下发的《关于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改造提升工作的意见》明确,浙江省将在2023年至2027年的5年内,改造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300万亩以上,区域内全面建成设施完善、土壤肥沃、技术先进、机制健全的高标准农田,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有机套合,整体达到亩产吨粮的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生产功能区是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平台、主阵地。浙江省将围绕“田、土、水、路、电、技、管、服”等8个方面,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提升内容,全面改善粮食生产功能区生产条件,增强产出能力,把粮食生产功能区改造建设成为稳产高产的核心区。
 
  “我们将通过开展田块整治、提升灌排设施、改造田间道路、配套输配电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水平和农田质量,推行先进适用技术,健全经营服务机制,加强用途管制,确保种粮属性,持续夯实稳产高产基础。”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符合条件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改造提升项目,省级以上财政将按项目核定投资标准,分类分档给予资金补助,最高可达每亩3000元,山区26县和海岛地区补助比例最高可达70%。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强国网-科技强国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光学分辨率光声显微镜(OR-PAM)凭借光/声共聚焦实现细胞级、无标记活体成像,但长期受制于光源昂贵、红光信号弱、声光耦合效率低三大问题,限制...
科技
钙钛矿量子点具有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光谱连续可调等多种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发展迅猛,器件外量子效率已提高至20%以上。然而,量子点在纯...
科技
研究人员运用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针孔成像原理,开发出一种无需透镜的高性能中红外成像系统。这种新型相机能够在大范围距离内和弱光条件下拍摄极其...
科技
2023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双层镍氧化物La3Ni2O7单晶中发现了超导转变起始温度Tc接近80K的高温超导特征,引起了全球科研团队的广泛关注。通过国内...
科技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学的不断进步,电子器件正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在纳米尺度下,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将变得不可忽略,这制约了传统块...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