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冷原子物理研究团队在冷原子系综的温度快速测量和低温组分筛选实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对冷原子量子传感和空间冷原子物理装置等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工作发表在Photonics Research。
 
  在冷原子量子技术的研究中,通过光学手段进行冷原子热运动相关的探测和操纵是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激光冷却后获得的碱金属冷原子气体,研究团队通过针对原子内态的精准标记操作和对原子内态的近似无损连续光脉冲探测,实现了用小于1ms的探测时间对冷原子温度进行确定性测量,并针对三维空间中的两个横向运动自由度从大约20μK的冷原子系综中成功过滤出了温度小于1μK的较冷原子组分。基于实现快速冷原子温度测量的要求,研究团队在抑制探测光振幅和相位噪声的同时,通过桶探测形式的单个探测光脉冲提供的信息以解析原子的扩散动力学。进而,当扩散时间持续到几十毫秒时,即当原子的速度差转化为较为显著的位置差时,较冷原子组分的分离也是可以实现的。此外,与位置相关的标记过程可以进一步改进为与速度相关的标记过程,基于这一转变,研究团队在冷原子系综中开展了模拟麦克斯韦妖模型的实验并研讨了相关过程中熵的产生与流向。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图1 实验装置、理论曲线、实验原理简图。
 

 
图2 模拟麦克斯韦妖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
 
如何探测、防御、开发小行星
日前,在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吴伟仁院士系统性介绍了小行星探测、防御与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并提出中国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利用构想,同时向国际伙伴发出合作倡议。为什么要开展小行星探测、防御与开发?吴伟仁介绍,太
0评论2025-09-0822
 
科技赋能城市管理,别搞“AI盆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的现代城市,传统粗放式管理早已难以为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重要支
0评论2025-09-0816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围墙”
一段时间以来,上海、湖北、山东等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促进产学研合作,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围墙,寻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优解。成果转化事关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围绕关键节点精准发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主力军、创新研究生力军,
0评论2025-09-0827
 
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如何“扩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首次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其算力总规模达300PFLOPS;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算力平台全面贯通,标志着一个国家级算力智慧大脑初步形成;DeepSeek新版本将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近期,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算力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数字
0评论2025-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