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基于纳米流体的无标记荧光显微镜

2022-06-24 12:05170

       荧光显微镜在生物物理学中有许多应用,但是用荧光标签标记纳米颗粒和生物分子会改变它们的特性。科研人员设计了几种光学检测方法来避免标记单个生物分子,此类方法需要分子与表面结合,然而有的分子和纳米颗粒并不能满足该条件。

 

       如今,瑞典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纳米流体散射显微镜的新技术,它可以在目标粒子流过纳米级通道的光学透明基质时对它们进行成像(Nat. Methods, doi: 10.1038/s41592-022-01491-6)。该技术结合了暗场光散射显微镜,可以确定溶液中单个生物分子的分子量和其他重要数据。

 

图1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 Barbora Špa?ková 将芯片固定在一个经过特殊改装的暗场显微镜中,并用可见光照射

 

       团队使用暗场显微镜、多色可见光源和每秒 200 帧的 CMOS 相机设计了他们的实验装置。 在这个齿轮的中心是一个由研究人员设计的纳米流体芯片,其通道长度为 30 到 200 微米,宽度为几十或数百纳米。

 

图2 研究人员将生物分子样品放置在一个由纳米通道组成的芯片中。将测试液添加到芯片中,该芯片安装在光学暗场显微镜中并用可见光照射。生物分子在与显微镜相连的屏幕上显示为在通道内自由移动的暗影。阴影的暗度与分子的质量成正比。这是光与纳米通道和分子相互作用发生干涉效应的结果。

 

       当惰性流体将微小颗粒泵入纳米通道时,相机会记录粒子散射光的暗场图像。 然后,研究人员通过从粒子流过的通道图像中减去空通道图像来生成差分暗场图像。

 

       纳米通道使粒子始终保持在显微镜的焦平面内,并将粒子的光学对比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据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ristoph Langhammer 称,纳米流体散射显微镜可以将单个分子成像到几十千道尔顿的大小范围内。 (道尔顿是原子质量的单位,是碳 12 原子质量的 1/12。)该方法比其他无标记显微镜技术更有效,因为科学家“可以通过使用一种技术进行一次测量,得到生物分子的质量(通过光学对比)和流体动力学半径(通过扩散系数)”,Langhammer 补充道。

 

        Langhammer 表示,该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射噪声在实验装置中已达到极限。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通过改进纳米流体通道的设计并改进数据分析,将该技术的检测极限推向更小的分子。

 

内容来源:https://www.optica-opn.org/home/newsroom/2022/june/label-free_fluorescence_microscopy_through_channel/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如何探测、防御、开发小行星
日前,在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吴伟仁院士系统性介绍了小行星探测、防御与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并提出中国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利用构想,同时向国际伙伴发出合作倡议。为什么要开展小行星探测、防御与开发?吴伟仁介绍,太

0评论2025-09-0820

科技赋能城市管理,别搞“AI盆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的现代城市,传统粗放式管理早已难以为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重要支

0评论2025-09-0815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围墙”
一段时间以来,上海、湖北、山东等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促进产学研合作,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围墙,寻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优解。成果转化事关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围绕关键节点精准发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主力军、创新研究生力军,

0评论2025-09-0825

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如何“扩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首次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其算力总规模达300PFLOPS;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算力平台全面贯通,标志着一个国家级算力智慧大脑初步形成;DeepSeek新版本将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近期,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算力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数字

0评论2025-0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