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低空司“上线” 明年低空经济起飞有望加速

2024-12-30 15:12250

      本报记者 杜雨萌

  时值年末,备受关注的低空经济在政策协同方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机构设置”——“机关司局”中,已正式“上线”低空司。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低空经济产业链长,需要协同多个部门,此次低空司的设立,有助于更好地统筹、协调其发展,体现了国家对于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视。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将进入基建与产业融合发展新阶段,有望从基础设施到产业链多个环节取得突破。

  三大重要机制

  陆续清晰

  低空司全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司,是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的职能司局。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成都)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立低空司是应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必要之举,有助于统筹协调各方资源,解决空域管理、要素保障、安全监管等实际问题,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未来产业新引擎,是能够持续牵引并承载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交通、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信息等领域创新应用的超级“大赛场”。

  朱克力表示,低空司成立后,将进一步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链完善,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领域的竞争力。在低空司和各方协同推进下,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梳理发现,“低空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2010年,但彼时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11年后,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1年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提出,要“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低空经济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果说,此前数年是低空经济的探索发展期,那么,2024年无疑被看作是低空经济的发展元年。

  这一年,从“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吨泄仓醒牍赜诮徊饺嫔罨母铩⑼平泄较执木龆ā诽岢觯胺⒄雇ㄓ煤娇蘸偷涂站谩保俚浇衲暌岳慈�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与低空经济相关的具体行动方案或措施(包括征求意见稿),以及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司的正式挂牌成立,低空经济加速发展的政策信号接连释放。

  华创证券交通运输研究团队认为,目前,低空经济发展三大重要机制已陆续清晰,即顶层规划方面,低空司已成立;实施落地方面,地方在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均将“军地民”协同机制列入其中;财政支持方面,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中,将低空经济列入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这三大机制有助于后续产业发展的加速推进。

  在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看来,我国已经迎来了低空经济黄金十年的机遇期,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的规模至少突破3万亿元。

  基建与产业

  融合发展新阶段可期

  近年来,尽管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等问题依然制约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此,低空司负责人已于近日相继召开两场座谈会。座谈会一是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和有关中央企业进行座谈,了解相关领域低空经济典型场景应用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并就推动低空基础设施有序规划建设进行交流。座谈会二是与通信、导航方面有关专家进行座谈,就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建设进行交流。

  朱克力补充说:“低空司成立后,率先围绕低空基础设施、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建设召开两场会议,充分体现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系统建设对低空经济发展的底座意义。低空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基石,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则是提升低空经济效率和安全性关键所在。两场会议的召开有助于加快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程,推动低空智能网联系统研发应用,为低空经济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政策仿真实验室副主任张晓兰认为,目前,仍存在硬件基础设施供给不足,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

  如从通用机场数量来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不考虑私人机场的情况下,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仅有449个;全国通航使用低空空域不足30%,且分布不均、未能成网连片,特别是重点区域覆盖率不足,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再比如,城市空管信息系统、空域管理辅助系统、飞行服务站系统、城市立体交通网等分散在航空、通信等不同领域中,整合难度较大;同时,我国缺乏有效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低空感知探测和通信,影响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夯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张晓兰建议,后续,一方面要完善起降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大通用机场建设力度,规划建设一批无人机小型起降平台、中型起降场、大型起降枢纽、直升机起降平台;建设低空飞行服务站、充换电及公共测试场以及全空间无人系统等相关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布局通信感知一体化低空智联网,开发低空新航行系统。

  记者注意到,为进一步加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12月26至27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任务时也强调,要因地制宜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

  朱克力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将进入基建与产业融合发展新阶段,有望从基础设施到产业链多个环节取得突破。其中,低空交通工具研发和制造、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建设及应用、低空经济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都将是重点方向。为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金融机构及资本市场加力提供资金支持,助推低空经济领域研发应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如何探测、防御、开发小行星
日前,在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吴伟仁院士系统性介绍了小行星探测、防御与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并提出中国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利用构想,同时向国际伙伴发出合作倡议。为什么要开展小行星探测、防御与开发?吴伟仁介绍,太

0评论2025-09-0820

科技赋能城市管理,别搞“AI盆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的现代城市,传统粗放式管理早已难以为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重要支

0评论2025-09-0815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围墙”
一段时间以来,上海、湖北、山东等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促进产学研合作,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围墙,寻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优解。成果转化事关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围绕关键节点精准发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主力军、创新研究生力军,

0评论2025-09-0825

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如何“扩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首次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其算力总规模达300PFLOPS;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算力平台全面贯通,标志着一个国家级算力智慧大脑初步形成;DeepSeek新版本将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近期,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算力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数字

0评论2025-0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