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大气所26位学者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2024-09-23 17:40160

9月1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联合爱思唯尔(Elsevier)共同发布了2024年度第七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根据“生涯科学影响力”(主要关注学者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和“年度科学影响力”(聚焦于学者本年度的学术成就)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共有1295位中国学者上榜(来自中国科学院系统的有238位),大气所共有26名学者入选该榜单,约占11%。其中,曹军骥、周天军、孙业乐、吴国雄、陆日宇、夏祥鳌、王跃思、孙建奇、郑循华9位学者同时入选生涯科学影响力榜单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在子方向1为大气科学的学者中,中国共有50名学者入选生涯科学影响力榜单,来自中国科学院系统的有15位,大气所的9位学者占中国科学院上榜者的60%,彰显了我所在该领域的实力。

此外,陈活泼、黄刚、罗德海、马柱国、王林、成里京、姜大膀、苏杭、潘月鹏、高学杰、张文霞、刘屹岷、王自发、吴波、张仁键、陈尚锋、徐星凯17位学者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据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是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引用数据系统分析,使用总引用量(区分自引和他引,提供自引数据)、H-index、Hm-index、单独作者、单独或者第一作者等6个关键因素评分,从全球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涵盖了22个领域和174个子领域,为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提供了一个衡量指标,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是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实力榜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如何探测、防御、开发小行星
日前,在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吴伟仁院士系统性介绍了小行星探测、防御与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并提出中国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利用构想,同时向国际伙伴发出合作倡议。为什么要开展小行星探测、防御与开发?吴伟仁介绍,太

0评论2025-09-0822

科技赋能城市管理,别搞“AI盆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的现代城市,传统粗放式管理早已难以为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重要支

0评论2025-09-0816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围墙”
一段时间以来,上海、湖北、山东等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促进产学研合作,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围墙,寻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优解。成果转化事关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围绕关键节点精准发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主力军、创新研究生力军,

0评论2025-09-0827

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如何“扩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首次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其算力总规模达300PFLOPS;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算力平台全面贯通,标志着一个国家级算力智慧大脑初步形成;DeepSeek新版本将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近期,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算力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数字

0评论2025-09-0824